新厂商开发和对企业已有的合格厂商的有效管理,是采购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企业执行采购作业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人员对厂商开发控制的审计,就是要确认新开发的厂商是否符合企业质量要求,确认开发过程是否遵循了公司的基本制度,避免不合格厂商混入,以控制企业质量管理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对厂商管理控制的审计,就是要确认采购部门是否有联合质量管理部门和技术开发部门一起定期对合格厂商进行评价和考核,并据以促进厂商供货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同时为降低企业进货成本服务。

  1、对新厂商开发作业的内部审计

  由于采购进来的物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质量,釆购来的物料的价格直接制约着产品成本,企业一般都希望不断地开发出能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厂商;而对于供货的厂商来说,总是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卖出好价格,能卖得越多越快越好。这一买方需求和卖方利益要求矛盾性的博弈,使采购人员的位置变得非常微妙。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监督采购人员的工作,就很容易出现商业贿赂,即厂商满足了采购人员的个人小利益,采购人员却牺牲了企业质量或成本控制的大利益。

  为了实现对采购人员的有效监督,在新厂商开发作业中,最有效的监督方式是采购人员能与厂商直接对话,对厂商提供的物料的数量和交货期等提出要求,这是采购部门的基本职能;但采购人员不能独立决定选取哪家厂商作为第一供货商,也不能擅自决定与厂商的交易价格,这是对采购部门职能的合理控制。具体到新厂商开发过程,就是用规范的数据指标和在企业内部由多个职能部门共同组成联合评审小组的方式来确定合格供应商。

  要确认新厂商开发作业过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采用有效的审计程序,合理确认、监督这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2、对新厂商提供的样品质量的跟踪管理作业过程控制的内部审计

  为了确定新厂商所提供产品的质量,企业在确定采购新厂商的产品前,需先对样品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试用,经试用确认质量可靠,规格、型号和性能等都符合企业要求,才有可能购买。由于样品的质量跟踪结论直接决定着拟开发的新厂商的“去与留”,所以,企业需要指定专业人员专门对样品投入使用后的品质状态、功能稳定性和对企业产品关键性指标的影响进行记录、判断和评价。

  内部审计人员执行这一控制过程的内部审计,就是要确定样品投入使用后是否被合理地跟踪、记录,是否关注了样品的所有不确定因素等。

  关于企业“第一次向新厂商订货时间”的确定,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由于是新开发厂商,其订单量不会太大,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筛选出新厂商的所有订单,对其进行排序,第一张订单的生成时间就可以认为是企业第一次正式向其订货的时间。

  新厂商开发过程中,新厂商的供货管理程序均符合企业的制度要求,企业关于新厂商开发的作业流程被有效地控制了。

  另外,对于首次购入的样品,有的是厂商赠送免费试用,也有的是有偿的试用。从采购作业流程而言,只要来料检验部门确认样品质量没有问题,物料管理科就可以办理入库手续并开具入库单,在入库单和发票齐全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与拟开发的厂商对试用品进行结算。但是由于样品入厂没有经请购和订购程序,所以采购人员必须在付款申请时注明“试用品付款”。而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相应的审计作业时,需要对新厂商的初期供货特别关注,可通过对试用品入库单上的入库时间、入库数量的合理性的审计,确认试用品入厂是否经联合评审、是否数量过大等,以避免出现借试用品的名义向非合格供应商大量采购的情况出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