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而且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或外部的舞弊和欺诈行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器。但是,任何制度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内部控制体系也一样,它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运行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会设计适合本企业自身需求的内部控制体系,并通过实施这一内部控制体系,在付出一定成本的基础上,确信比较有效地控制了绝大部分错误和舞弊行为。如果为了控制某项很小的风险,企业需要付出的控制成本比风险本身还大,企业就可能会放弃这项内部控制,转而接受这个错误、舞弊的风险。即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得到平衡,内部控制体系不能控制所有的错误和舞弊行为。

  2、非常规经济业务可能不适用于内部控制体系的约束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和管理的需要,内部控制一般是为经常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设计的,而且一旦设计并运行起来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

  3、内部控制可能因串通舞弊而失效

  通过职务分离方法和授权制度,能有效地防止员工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但是如果出现不相容岗位员工内部互相串通,内部控制则可能失效。

  举个简单的例子,门禁管理人员接触不到存货,库房管理人员因为有门禁制度,不能将物品带出公司,所以正常情况下,公司物品是得到了有效的保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也发挥了其作用。但是,如果库房管理人员与门禁管理人员串通起来舞弊,则公司财产的保全控制就失效了。

  4、内部控刺可能因执行人滥用手中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

  与串通舞弊相类似,这种情况也是由于执行人主观上的故意行为引起的。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负责监控的管理人员越权、挪用自己权力范围内的财物,以牺牲公司的利益为自己行方便或谋取私利,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程序当然也就失效了。

  另外,为了生存或出于面子等原因,较低层次的执行人员屈从于企业的髙层管理或者企业的外来压力,也可能导致内部控制被削弱或失效。

  5、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企业业务内容的改变而失效

  所有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按企业正常营运时的状态设计的,如果企业营运环境因某些原因被改变,则其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可能失效。

  实例

  某收割机租赁公司(一般连司机带机器一起出租)一直都采用最低库存法采购柴油,即在库存柴油低于1000升时才一次性釆购柴油20000升。这样方便管理(柴油为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其运输和存储都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也能减少占用资金。但是最近国内柴油供应非常吃紧,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柴油荒,公司担心柴油的这种供需状态短期内难以改善,故不得不打破一直以来的最低库存法和定额库存管理制度,大量囤积柴油,以备不测。

  这个例子就非常直观地告诉我们,对这个收割机租赁公司而言,最低库存法不是永远正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外部环境或企业出现新的业务活动时,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失效。

  总之,设计合理、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全面保障。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万能的,受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它不可能防止所有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企业管理当局只能通过持续监督和不断改良内部控制体系等方式,把出现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