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讲,审计是对经济监督行为的统称,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发展而出现的。

  据历史记载,我国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审计监督制度。当时负责审计工作的“宰夫”与负责财计工作的“司会”是分开的,“宰夫”独立行使审计职权。由此可知,在人类社会经济管理活动发展到奴隶社会时期,审计就已经产生了。

  审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物质资料尚不够分配,人们过的是食不果腹的生活,所以他们把全部精力用于生产物质资料,此时的社会经济管理尚无审计活动。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其管理权或经营权的分开,是审计产生的前提。如果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自己经营生产活动,他对自己负责,就不需要别人评价其管理行为,也就没有审计。

  在审计工作中,存在三类不同身份的人员,他们分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管理者或经营者,以及除此两者以外的审计人员。而其中的审计人员又有其特殊身份,具体表现为:

  (1) 审计人员接受了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委托或授权。

  (2) 审计人员要对生产活动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所履行的经济管理责任进行审查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说,受托来评价经济管理责任关系,是审计工作存在的基础。

  我们来看看审计得到长足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随着合伙人企业的出现,现代意义的审计也应运而生了。因为在合伙人企业中,由各合伙人授权或委托部分合资者经营管理企业,这就需要有人来监督、检查经营管理者履行合伙契约的情况, 同时,进行经营管理的合伙人自身也希望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得到其他合伙人的认可。由于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就需要委托第叁者进行审查,这就出现了民间审计。

  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股份有限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出现了,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完全分离,绝大部分经营者自己完全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即所谓“总经理也是高级打工仔”。企业管理者虽然不是股东,但其被授权管理的范围却扩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股东和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公司经营者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均需要委托第叁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这就促进了民间审计的飞速发展。

  同时,随着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机关规模的扩大、业务范围的拓展,分级授权管理方法得到了普遍使用。随着企业内授权层次的增加和授权范围的扩大,部门和单位的最高管理当局就有必要对其下属各层次管理者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样,部门和单位的内部审计也应运而生了。

  综上所述,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是社会经济管理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