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以现金流为基础的估值模型一样,我们同样可以在权益或公司整体业务两个层面上定义剰余收益模型。例如:权益现金流模型使用股东权益产生的现金流入(权益层面),自由现金流模型则使用公司所有资本提供者的现金流入(公司整体业务层面),相似的,我们既可以从股东角度也可以从所有资本提供者的角度建立剩余收益模型。

  1、权益层面的剩余收益模型

  在权益层面,剩余收益模型表示为:COM EQUITY = BV„ + PV(剩余收益流)

  其中BV.,是所有者权益在估值日的账面价值,PV表示现值。当我们使用权益层面下的剩余收益模型时,我们用权益资本成本对剩余收益流进行折现。

  剰余收益等于净利润减去基本收益,而基本收益是权益资本成本与所有者权益期初账面价值的乘积,剩余收益等于净利润减去基本收益。

  2、整体业务层面的剩余收益模型

  在整体业务层面,我们有一个类似的对主营业务估值的公式,其中使用了主营业务的账面价值和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剰余收益,并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折现率。然后,我们就可以像在自由现金流模型中那样,利用经济值资产负债表求得普通股权益的价值了。

  整体业务层面的剩余收益模型,由于不需要对债务负担进行预测,用这种方式估值比使用权益层面的估值模型所需的预测大大减少,将严格推导整体业务层面的剩余收益模型,并证明其与现金流模型的等价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