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效市场理论提出之前,财务报表被视为是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的唯一信息来源,而且投资者处理会计信息的成本巨大,因此,他们对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所产生的数据无法加以区分或者调整,这使得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程序达到操纵股价和转移财富的目的。

  针对有效市场中会计政策变更是否会引起市场反应,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检验。Archibald (1972)检验了公司将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折旧法时对股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直线折旧法下的会计盈余大于塬来加速折旧法下的会计盈余,但是股价并未对会计盈余的增加做出反应。Hong、Kaplan和Maudelker(1978)也发现,即使在合并中采取权益结合法会得到比购买法高的会计盈余,但相对于釆用购买法会计处理进行合并的公司而言,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公司并不能产生出明显更优的股票价格表现。Dukes (1976)发现股票价格似乎会随着投资者精确地将研发费用资本化而做出反应,即使该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

  上述研究似乎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会计方法的选择与公司的价值无关。因此,投资者不可能仅仅依赖分析已公布的会计变动而获得异常回报,因为市场早已做岀了相应的调整。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并非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支持“无效应”假说。比如,卡普兰和罗尔(1972)对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变动进行了调査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似乎相互矛盾:对投资减免税的研究成果表明市场深受会计变动的干扰,而对折旧方法转变的研究成果却表明市场不受折旧方法转变的干扰。此外,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无效应”假说还存在着一些方法论问题,比如选择性偏见、群集现象等,这使得这些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在会计政策选择理论方面,还存在两种重要的竞争性理论:实证会计理论和经济后果理论。经济后果理论认为财务报表不仅仅反映特定决策的结果,而且还能够影响公司管理层或其他人员所做出的真实决策。

  由此可见;学术上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影响公司价值仍存在激烈争议。而经济后果理论则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影响公司价值。实证会计研究结果更倾向于经济后果理论。如前所述,完全有效的市场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存在着信息成本不为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市场难以具备完全看透公司价值的能力。这显然较为符合投资大众的主观经验,因为现实生活中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欺骗市场,造成股价与真实 价值严重背离的案例屡见不鲜,功能锁定(Functional Fixation)和幼稚投资者 (Naive Investor)的现象极为突出,大量投资者不能察觉到某些会计变更的“化妆”本质,而仅仅“盯住”最后一行的净收益数字,从而导致市场被会计政策的变更所愚弄。

  因此,即使是在有效市场中,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分析仍然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