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期过长主要有3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现金流具有断裂的风险、生产活动无法开展、大大降低企业利润。
1、现金流具有断裂的风险
账期越长,说明生产商的应收账款比例越大。如果经销商的销售能力比较强,进购商品的效率比较高,那么生产商将彻底陷入需要垫付巨额资金的困境中,很可能会导致生产商的现金流出现断裂的风险。
2、生产活动无法开展
由于账期过长,生产商无法及时回笼资金,则意味着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比如无法采购原材料、支付员工工资、缴纳所得税等。这不仅会阻止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会导致企业倒闭。士
3、大大降低企业利润
很多生产商的资金也是通过融资得来,比如通过向银行贷款等,所以是需要支付利息的。而账期过长,相当于生产商需要代替经销商支付的利息越多,因为资金在账期内被经销商无偿使用。生产商的资金使用成本增加,利润必然会降低。
那么,账期应该控制在多长时间内才算合适呢?
2006年10月13日,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零售商
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自2006年11月15日起施行。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中第十四条规定:“零售商与供应商应按商品的属性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货款支付的期限,但约定的支付期限最长不超过收货后60天。”
为什么法律法规要求的账期是60天呢?
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给出的答案是:“账期问题是零供矛盾的重要问题。国内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零售商都存在账期过长的问题,原本可以当时、当月结算的货款,一些零售商却在合同中规定两三个月之后支付,个别商品的货款账期甚至长达半年。为保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货款账期作了明确规定。《办法》借鉴国外规定,从国情出发,确定收货后60天支付货款。这是零售商能够做到、供应商可以接受的相对合理的货款支付期限。”
如果谁仅仅为了留住几个经销商而无限期延长账期,不仅得不偿失,最终将亲手断送企业的前程。只有在合法的情况下,尽量将账期缩短,才能避免企业出现现金流匮乏的风险。要知道,任何企业离开资金都将无法生存。
Copyright © 2017.安徽合肥财税公司一站式代办注册公司代账、工商变更注销、资质办理、知识产权、税务财务等企业财税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All 皖ICP备1402131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