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式的处理和救济

  在泡沫经济崩溃过程中,日本金融体系的中心——间接金融方式发生动摇,其承担者——银行的经营基础发生危机。从大藏省来看,整个间接金融体系是按照大藏省的护航舰队方式调救、保护和操纵的“宠物”。对这个“宠物”的爱护就是体现他们的爱国之心,就如同农林省管制、技植和钟爱大米农业一样,大藏省认为,克服金融体系的危机只能靠护航舰队方式o 1995年,银行的经营危机不断加深,政府公开承诺,在金融机构破产时,不仅对存款,而且对金融债券也实行保护。在历史上,日本就是一个由政府保护全体国民生活的国家。政府的承诺表明了保护国民的姿态,国民无论在如何危险的银行存款,政府都给予保护。因此,大多数储户相信政府,即使有的银行有危险,也没有人匆忙提取存款。于是,木津信用组合(合作社)在出现经营危机时,为了解决周转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很高的利率筹集资金。很多人认为,不应该保护这种高利率的存款。但是,为了维护信用秩序,对此类存款的本利也实行保护,日本实在是世上少有的国家。

  在处理破产银行或信用组合时,还要利用维承业务的银行。由于破产银行的债务超过自有资本,存款保险机构要提供赠款。当破产金融机构的财务状态健全以后,把资产转让给继承业务的银行。这时,由于存款保护机构的负担很大,政府就会要求与破产银行关系密切的金融机构放弃对破产金融机构的债权。日本把这种做法叫做“奉献销账方式”。

  大藏省把所有金融机构都置于它的支配之下,采取护航舰队方式实行“行政指导”,让最弱的银行也能盈利,结果,强大的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认为,把这些利益用于救济弱小银行的破产处理是理所当然的。这样,螯个金融界为处理和救济破产银行,都要捐献资金。这种做法就是“奉献销账方式”。破产银行和信用组合的破产处理及救济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日本银行的特别融资、财政资金和民间金融机构按“奉献销账方式”分担。这简直如同社会主义式的集体负责制处理和救济办法。

  2、“住专”的关败

  但是,靠这种投入财政资金以及让民间银行分担损失的办法处理和救济破产金融机构越来越困难。在处理所谓住宅专门金融公司(简称“住专”)问题时,国民和舆论强烈反对投入财政资金。在1990年,住宅金融专门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受到大藏省实施的房地产融资总量限制的约束。在80年代后期,大银行苦于资金过剩,企图通过扩大住宅融资谋求出路。“住专”在住宅融资竞争中不是大银行的对手,也遇到资金找不到出路的困难,只好扩大房地产融资。农林系统的金融机构向这些“住专”提供了大量贷款。“住专”分别属于大银行系列,农林系统的金融机构出于对大银行信用力量的迷信,在扩大贷款时根本不调查“住专”的经营内容。

  在1993年前后,“住专”的不良资产增加,陷入难以继续生存的绝境。许多大银行打算尽早清理“住专”。然而,大藏省强烈反对让处于债务超过自有资产状态的“住专”破产。指示银行提岀重建“住专”的方案。大藏省主张有关金融机构应该作出进一步努力。怛是,由于地价跌而不止,重建“住专”极其困难。因此,1995年,终于决定对“住专”进行清算处理。在清算“住专”的资产时发现,在金聽机构拥有的“住专”债权中,不能回收的坏账金额达到6.5万亿日元。对7家“住专”提供贷款最多的是农林系统金融机构,其次是包括长期信用银行、城市银行、信托银行等在内的21家大银行。如果按照每家金融机构的债权余额摊派不能回收的贷款,农林系统金融机构应分担2.7万亿日元。这样,几乎所有农林系统金融机构都可能破产。因此, 农林系统金融机构强烈要求,所有倒账的损失必须由“住专”的出资银行(母体行)分担,它们不负担任何损失。在大藏省和农林省的协调,最后决定“住专”的哥体行按贷款比例放弃所有债权。此外,还决定投入6850亿日元财政资金。因此,按贷款余额比重计算,农林系统金融机构本应负担2.7万亿日元,最后变成只负担5000亿日元。

  在专门金融机枸中,农林系统金融机构的日子最不好过。此类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对象仅限于对社员、金融机构贷款和向有价证券投资,而且主要融资领域是不断衰退的农业,资金需求越来越少。但是,由于政府对农业支付各种补助金,在农村地区的公共投资事业增加,因此信用社社员的储蓄稳步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农协(农业协同组合)始终为资金过剰而苦恼。农协的剩余资金存在各县的信联(信用社联合会),信联又把余资存到农林中央金库(农林中金), 在几个层次分别加以运用。由于直接金融夺走了许多贷款用户,信联和农林中金都苦于找不到资金运用对象。正在这个时期,那些似乎是大银行别动队的“住专”,成了极好的融资对象。

  如果信联等农林系统金融机构按融资余额比重放弃债权,就要负担巨额损失,可能大部分都将破产。农林系统金融机构是合作社组织.它们没有足以抵消巨额不良资产的准备金或公积金。当政府对“住专”投入财政资金时,舆论认为是在浪费老百姓交纳的税金,掀起了激烈的反对浪潮。从此以后,政府很难再采取投入财政资金的办法处理银行破产问题。但是,在地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银行的不良资产仍持续增加,任何银行也不可能采取“奉献销账方式”救济其他银行。德阳城银行终因找不到收容银行于1997年破产。这说明大藏省的护航舰队方式已经碰壁。

  随着银行破产增加,储户越来越不安。因此,必须让储户亲眼看到有足够的现金。1998年,政府承诺向存款保险机构出资17万亿日元,当银行破产时,以这笔资金保护储户。在1927年的金融大恐慌时期,曾经当过首相的高桥是 清作为救世主被任命为大藏大臣,他宣布在三个星期内禁止从银行提取存款,同时让日本银行开动全部钞票印刷机,印制崭新的纸币。三个星期以后,在所有银行的门市,崭新的 纸币堆成钱山,老百姓看了以后,都放心了。现在政府这样做,与当时的想法完全一样。政府在重申以往保护储户承诺的基础上,通过投入高达17万亿日元的财政资金,消除了国民的不安,防止了金融恐慌。

  3、护航舰队瓦解与贪污腐败蔓延

  大藏省的计划是:对于从事国际业务、自有资本比例低于8%的银行,拟发出停止国际业务的劝告;对于只从事国内业务、自有资本比例低于4%的银行,拟发出改善业务命令或停止业务命令。但是,在核定自有资本比例时,必须确定不良资产金额。实际上,确定不良资产是很复杂的工作。例如,在已经实行减免利息的贷款客户中,既有经营逐步恶化的企业,也有经过努力改革,经营状况很快得到明显改善的企业。减免利息的贷款未必都是坏账,能作出准确判断的只有在贷款业务中与企业经常接触的基层部门,大藏省几乎无法审定不良资产。银 行检査宜员人数很少,而且根本不懂银行业务。但是,由于大藏省将根据自有资本比例标准对银行发出各种劝告,因此,银行都惧怕这些银行检査官,他们实行定期检査的结果对大藏省判断不良资产有很大影响。到银行履行检査工作的检査官大约为十几个人,而现在的银行交易相当复杂,显然他们没有能力实行正确的検査。对银行来说,检査官是否作出好的结论,关系到银行的生死存亡。因此,银行对检査官发动了猛烈的接待攻势。

  另外,由于没有能作出准确判断的权威,检査官灵活判断的余地非常大,银行对大藏省上层也发动了接待攻势。这样,银行对大藏省官员的接待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另外,从1997年下半年起,银行的存款量开始减少,资金周转越来越困难。日本银行的短期资金供应成了银行存亡的关键。在银行的不良资产膨胀情况下,到底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处理不良资产,也是事关银行命运的重大问题。银行在作出判断时,必须预测金融政策。为了增加收益,银行希望日本银行能机动地提供贷款。因此,民间银行对日本银行主管官员也展开了接待攻势。有的银行由于接待日本银行官员而获得了好处,例如,能比其他银行先得到日本银行的短期经济预测报告,从日本银行拆借资金时受到特殊照顾等等。

  总之,大藏省的金融行政已经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从护航舰队方式转向让不良资产多的银行破产。再加上具体标准不明确,大藏省的任意裁决可以左右银行的存亡。因此, 面临经营危粗的银行企图通过接待,拉拢大藏省和日本银行的官员。1997年,警方开始立案调査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官员接受接待的案件,不少人被捕。

  大藤省没有准备护航舰队方式失灵以后的维护金融秩序的防护网。在日本的权力结构中,大藏省的权限占压倒优势,信息都集中于权力的周围。掌握了信息,才能提高权威。信息越是不公开,权力越强大,信息也越集中。大藏省利用这种良性循环,君临日本政治权力的中枢,甚至到了可以在背后操纵政治家的地步。正因为这种权力十分稳固,大藏省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靠已往的裁决行政可以克服金融危机。在1980年以前,大藏省的金融行政管理很出色,实现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在持续大量发行国债过程中,金融的中心从间接金融转向直接金融,依靠护航舰队方式的金融行政管理逐步陷人困境。

  1985年以后,日美政策以及国内的宏观政策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终于发生了泡沫经济,间接金融体系也面临破产。大藏省企图以裁决式的行政办法克服泡沫崩溃后出现的金融危机,结果又遭到失败,发生了贪污腐败。政治家们自然会利用这个机会。在大藏省的职员中,有的人很不幸,他们尽管沿袭惯例接受了与以往同等程度的接待,也突然逮捕,改变法律的运用方法,也是一种革命。不少政治家利用检查机构的势力,控制大藏省过分突出的权力,把大藏省置于自巳的支配之下。也有不少传统类型的政治家仍巧妙地利用大藏省的势力增强自己的权力结构。政治家的对归,动摇和削弱了大藏省的权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