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一:对服务种类无从选择

  从宏观到微观,每一步确保可拆解。部分企业对各服务类型有一定程度了解,但不确定是否适合自己,更无法确定优先级和时间表。对于牵涉面较大的,如企业整体上云、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尤其如此。为了“赶时髦”而采购某种服务或者基于恐惧不得不采购某种服务的做法都很难成功。不管是采购服务,还是企业自建,不管是上云,还是数字化转型,它与公司的战略定位、人员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企业服务的采购,并非是IT部门或者个别业务部门的事情,它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机制。在具体实施时,应从企业的使命/愿景出发向下,逐级拆解,确保每一步适合。

  挑战二:服务无法统一管理

  声明、集成与简化。当一个企业采购的服务越来越多,服务管理往往成为难题。这些服务不仅包括云资源,或者IT资源,还包括外包型服务。根据我们的调研,即使在一个中型企业,员工也往往不了解公司采购有哪些服务,而其中哪些与自己相关、可以为自己赋能。可以企业内部透明化,借鉴网关机制,将公司所有内部的和外部的非涉密性服务进行清单式声明,所有员工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所有的服务,并知道其状态(启用/暂停/终止),并可对这些服务进行点评。

  与IT相关的服务,往往还存在集成问题,企业应由内部IT人员(尽量不外包,因难以持续优化)实施集成并长期维护,打造或轻或重的中台。

  另外,企业不能同一时间采购太多,而是应该采购一批,消化一批,落地一批,另外追求免费、低价或者尝鲜态度,往往会对服务管理造成困难。

服务无法统一管理的应对策略

  挑战三:内部“心不齐”

  既要一锤定金,又不可一意孤行。企业服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并不能保证每一位员工都受益。例如,IaaS服务必然引起IT部门职能的变化或岗位的精简,RPA必然会引起岗位的减少,灵活用工也会对现有员工产生冲击。另外,较为重型的服务,往往需要业务人员高度参与,可能会让相关业务部门产生“不帮忙倒添乱”的抱怨。个别企业还存在CTO和CIO互相看不上的现象。企业高管,往往会低估这种潜在的阻力。

  在采购企业服务,尤其是对内部的文化、机制本身产生冲击的企业服务时:首先,企业高管要理清各利益相关方,并充分 预估可能存在的困难。其次,必须一把手主导。再次,要能及时听到一线真实的反馈,对确不适合的“垃圾服务”及时止损。最后,CIO则应备有“甜枣”,每当业务部门因配合导致短期效率降低时,必有能看得见的提效作为补偿。

企业保障服务落地的“一股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