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2013年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货币战争”一词在媒体中再次受到热捧。日本2012年大选之后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力图结束国内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停滞的恶性循环。首先,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把通胀率目标从原来的1%上升到2%。随后日本银行更是宣布了创纪录的1.4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根据这个政策,日本央行两年内将购买1.4万亿美元的日本政府长期国债。到2013年年底,日本的基础货币量将翻一番。届时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会达到GDP的60%,远高于目前实行量化宽松的其他国家。美联储在进行了3轮量化宽松之后,目前的资产负债表也只是GDP的20%左右。所以,日本量化宽松政策的力度与美联储相比,绝对是大手笔。
自从2012年年底传出日本将进行大规模量化宽松的风声,日元汇率针对主要贸易伙伴平均贬值超过20%。因此很多人担心日本的量化宽松是对其他国家发动的货币战争——通过印钞票造成货币贬值,促进出口和拉动经济增长。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真的是一场货币战争么? 如何理解日元最近的大幅贬值?
关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和美国类似,汇率变动是日本量化宽松的副产品,并非主要目标。目前日本出口占GDP的15%左右,大概只有中国的一半。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伴随着相当大的风险,日本政府冒那么大风险刺激只占GDP15%的经济部门,显然不是个合算的买卖。前面也介绍过,汇率贬值对出口和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出口商并不会把所有汇率变动都传递给客户。比如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时,日本的汽车公司通过挤压利润率自己吸收了大部分的汇率变化,并没有把日元升值传递到最后的出口价格中。当日元贬值时,预计日本产品价格也不会随日元贬值而大幅下降。除了厂家会改变利润率外,日元贬值也提高了日本出口商在生产时进口材料的成本,因此日本的出口价格不会和日元贬值形成一一对应的变化。
如果日元贬值对整体经济的拉动有限,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本意并非发动货币战争,那么它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前面介绍过,如果短期利率已经降低到零,经济仍然恶化,通胀继续下行时,传统货币政策失灵,这正是日本过去一二十年面临的问题。日本希望通过量化宽松走出这种困境。
当短期利率降低为零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量化宽松政策直接影响长期利率,达到传统货币政策的效果。量化宽松时,中央银行购买政府长期债券,压低长期政府债券利率。长期政府债券利率下降再传递到住房贷款、投资贷款等其他长期贷款利率,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推动价格上涨,结束通缩。
从历史经验看,量化宽松政策可以解决通缩。2010年美联储推出QE2正是出于对美国经济进入通缩的担心。当时美国的通胀率在0到0□5%之间,如果经济继续放缓,非常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辙。美联储推出QE2之后,美国经济复苏,走出过低的通胀。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通缩后也曾经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而且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由于担心政府债务问题,日本过早退出了量化宽松。
从货币政策的逻辑考虑,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非常合理。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日本更有理由进行量化宽松了。不少人简单地把日本的量化宽松描述成货币战争,反映了对非传统货币政策的不了解。
如果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不是货币战争,那么该如何理解日元随后跳水式的贬值呢?包括日元在内的货币汇率变化,除了受货币政策影响外,还受其他很多因素影响。因此日元贬值是消除避险功能后向正常价值的回归。另外,日本推出史无前例的重量级量化宽松,增加了日本经济的不确定性,也是日元贬值的一个因素。
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对日本经济而言,风险非常大。如果日本过去20年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停滞真的是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目前的量化宽松会非常有效。但有人怀疑日本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存在严重的结构性扭曲,比如劳动力市场不够灵活,低效率的大企业一直被银行输血, 造成整体经济效率低下等。如果是这种情况,量化宽松可能只能解决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如果控制不好,日本还会出现通货膨胀和低增长的现象。高通胀和低增长、高失业被称为滞涨,全球经济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过这种情况。
因此,量化宽松短期内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必然会通过贸易和金融市场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但长期而言,如果日本经济能走出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的怪圈,重新进入经济增长,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是有益的。
Copyright © 2017.安徽合肥财税公司一站式代办注册公司代账、工商变更注销、资质办理、知识产权、税务财务等企业财税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All 皖ICP备1402131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