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了产生日本金融市场特异性的历史根源,对于那些在国际金融市场筹资的债券发行机构,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上述规定和习惯势力兼而有之的日本市场又怎么可能具有魅力。同时,日本金融市场还存在着其他诸如有价证券交易税、源泉税等的征收问题,以及政府短期证券市场功能不全等问题。这些被“日元难用”一言以蔽之的、日本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是不胜枚举的。日本恰恰是在这种环境尚未改变时便迎来了经常收支的顺差时代,由此产生“武士债”和“欧洲日元债”两种日元债之间扭曲了的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首家在成本高、手续繁琐的日本债券市场发行日元债的,是亚洲开发银行,时为1970年。当时人们称美元债为“扬基债”,由此联想,便称日元债为“武士债”。亚洲开发银行发行的日元债成为第一笔“武士债”。这笔 “武士债”虽然还称不上是完全的公募方式,但是大藏省为将其展示于橱窗而尽了很大努力促其成功。像亚洲开发银行这样的国际组织,作为公共机构发行体原本应该是无担保的,但却必须遵守日本法定的银行注册制度。

  日本大藏省于1972年设定了“武士债”的“适债基准”。

  (1) 我国加盟并直接相关的国际组织(如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

  (2) 在欧美债券市场积累了发行业绩的外国政府和政府机关、地方政府。

  由此,规定了上述两类公共机构可以在东京债券市场发行日元债。这种规定的本意在维护银行利益,而维护投资家利益不过是表面文章。当然,那之后在公共债适债基准的基础上有过几次适债基准的扩大。1979年日本政府设定了外国民间企业的适债基准,这一基准在美国开放市场的要求(日本和美国日元、美元委员会,1984年)下,相继被放宽。尽管如此,民间企业发行债券时,仍然需要担保,仍然需要受托银行。

  受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国际收支一度恶化。自世界银行在日本债券市场发行了第二笔“武士债”之后,“武士债”市场沉寂了近20个月,没有一笔发行。1975年,日本国际收支状况改善,“武士债”市场重开锣鼓。之后,每年的“武士债”发行额都在2000亿日元到6000亿日元的水平,1984年达到了10500万亿日元的规模。1984年,作为后起之秀的欧洲日元债的发行规模急追而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