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人们应该问的第一个问题,美国协调入市干预汇率后,日美间的贸易不均衡是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就美国的立场而言该是否定的。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虽然大幅度地下跌了约40%,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贸易收支以美元计并未显示出令人满意的反应。

  尽管五国财长会议明确了美元下跌的方向,但美国的贸易赤字仍继续扩大。1986年达1550亿美元,1987年则创造了1700亿美元的最高记录。

  这是美国根深蒂固的进口增势,而不能说是出口不振造成的。被根深蒂固的进口增势所掩盖的、并不引人注目的是1987年下半年以后,美国的出口在数量上呈增势。这一增势是在1988年开始出现于贸易收支中的,这一年美国贸易收支赤字缩小到1370亿美元也是事实。美国1987、1988年的岀口增加甚至被称为出口小高潮。其特点第一是中小企业主导地位型,第二就是美元贬值带来的出口价格效应。

  所谓中小企业主导型,如同这一提法并非广为人知一样,正是那些个人经营的中小企业的不起眼的小宗出口汇成了引人注目的潮流。这些中小企业善于捕捉时机并且行动敏捷,出口积少成多时便也成了气候。同时,这些中小企业群体还是美国商业部周到的岀口鼓励政策扶持的对象。

  因此,美国中小企业形成的出口对那些开展跨国业务的大公司的出口所发挥的拉动作用是毫无疑问的。这在某种意义上被说成理所当然。跨国公司在其跨国境的经营网络中竭力寻求最佳方式、追求最佳效益,使人们长久以来几乎丧失了关心美国本土生产的出口商品的动因。

  就是说,在出口行为上,美国企业可大致分为两种。而只要在出口行为中中小企业仍占主体,上面所说的出口小高潮,就只能是势单力薄的。

  1988年底的调查表明,美国全制造业设备开工率平均为85%,在这一较高的平均水平当中,上述一般工业品生 产企业的设备开工率已经达到90%,几乎是满负荷运转。当然高开工率也就全面带动了出口的增加。

  而这些企业的出口增势在1989年以后的美国贸易收支中开始呈下降趋势,说明美元贬值带来的出口效应告一段落。同时也可以看出,进口动态直接影响着美国贸易收支的月统计数字,赤字或缩小、或扩大,周而复始。

  于是,“广场协议”以后美国的“进口 ”仍有增无减,上述情况便是其重要根源,而美国市场对汇率变化当然也就表现不出应有的反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