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15日《纽约时报》于克林顿总统上台伊始就刊登了一篇题为《即便是在就职仪式以前》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冰冷的战争——日美德》一书作者杰弗里•盖登(Geffrey Garten)o盖登在文中对新政府提出忠告说,股票市场对于新政府的政策运菅作何反应尚不得而知,但共同捍卫美元恐怕只是迟早的事,总统应尽早访问波恩和东京以制订紧急事态发生时的共同对策。盖登一定是已经预见到这样一个事态的发生过程:克林顿发表充满野心的经济政策f财政赤字扩大的预期美元暴跌。他的忠告,如果是对一般状况的认识,应该说是完全正确的。
日本在某种情况下会如盖登所指出的那样,经常收支顺差本应以日元为主要币种形成对外资金还流的渠道,而这样的渠道长期以来却被日本疏忽了。于是日本的资金岀于无奈才通过购买美国财政部证券甚至购买实物资产等,形成了日本投资家手中拥有的美元资产。但是这些却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使之在美元资产汇率风险中的缓冲作用最终丧失殆尽。
由于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金融机构的对美投融资风险的承受能力失去了最后的支点,其资金还流的渠道变得极为狭窄。1990年底日本的股市开始暴跌时,英国杂志《经济学家》便率先发行了特辑,并警告说“股票和房地产的贬值将使世界很难获得日本的资金”,而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局面则被完全言中。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对外资金收支的变化。
泡沫经济崩溃以前,日本的经常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加上其筹集的美元资金,形成日本超出自己国际收支顺差幅度的长期资本收支的赤字,并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主要对象的对外资金供给上。这一模式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中虽被动摇,但在80年代后期还是被维持住了。
然而,1990年,当泡沫经济开始进入决定性的崩溃期后,上面所说的模式就发生了巨大变化。1990年,日本经常收支的顺差从1985年到1989年期间的年平均水平的720亿美元减少到360亿美元,减少了约一半,而长期资本收支的赤字稍高于经常收支的顺差,为440亿美元左右,骤减到那之前的40% o
1991年以后,日本对美国的债券投资虽逐渐恢复,但始终未能恢复到8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于是在经常收支 顺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日本长期资本收支赤字的规模大大低于经常收支顺差的规模,并且再也没有重现过以往的那种长期资本收支赤字高于经常收支顺差的局面。1991年,由于针对日本股票的海外对日证券投资活跃,给日本长期资本收支多少带来过一点益处(收大于支)。
由于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的资金终于无法承受美元贬值带来的汇率差损的风险,美国为挤破日本经济泡沫而实施的高利率政策给日本投资家带来的国内外利率差的甜头终于不复存在。
日本对外贸易中使用美元币种的部分占到70% ,这种局面由于日本企业纷纷将出口获取的美元兑换成日元,基本上形成了对美元贬值的压力。同时,美国经常收支的赤字继续扩大,成为美元经常性贬值的主要原因。对此,以往的日本投资家抛岀日元购买美元以获取美国国债,即日美间的资本交易行为,曾经成功地遏制住了日元无止境的攀升势头,但现在,日本投资家不再购买美国国债了。日本的资金滞留在日本国内,这导致了国际上日元资金不足的现象,构成了潜在的日元升值因素。
Copyright © 2017.安徽合肥财税公司一站式代办注册公司代账、工商变更注销、资质办理、知识产权、税务财务等企业财税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All 皖ICP备1402131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