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一般的日本国民又是如何认识泡沫经济呢?这大概已是无需多言的了。在筹资金融的风潮中,以往根据票面额按比例分红的股票被冷落,使得个人购买的股票大大减少,股票市场在极短时间内失去了个人投资家的关注。另-方面,由于企业和机构投资家的活跃交易,日本股票市场个人持股比例已经下降到10%,股市“机构化”愈演愈烈。在富有这种特色的市场上,无论股价如何攀升,大部分国民都会漠不关心,股市倒是应该大感“失落”。

  尽管股票市场已成为国民事不关己之物,而“生活必需”的土地价格的攀升却形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以往日本的“鸽子笼”式的标准住宅用土地,加上相应面积的公寓价格,往往要高于国民的平均年收入,其地价持续、稳定的上升是消费者购买动机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可是,过去标准住宅的价格高于年收入6倍是公认的“廉价”水平,这个价格水平由于地价的暴涨被大大抬高,住宅的购买价格超出了现实可行的范围。相反,是否拥有房地产却与财产的多少直接相关。拥有者有条件贷到更多的款经营住宅、投资公寓建设等,致使社会贫富差别进一步扩大。“被遗忘了”的人们感到不满,眼看着泡沫绅士们不同凡响的作派,他们的不满越积越深,越散越广,无形中为消灭泡沫作好了“心理准备”。

  1989年秋,日美结构协议开始谈判,上述日本国民的心理和美国的对日压力相互呼应,并通过各种媒体震动着日本社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