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是香港会计师行业的民间团体,其前身是1913年成立的“香港华人核数研究会”。1936年,“香港华人核数研究会”更名为“香港华人核数学会”,并修订会章,设立三种会员:名誉会员、普通会员、赞助会员。当时实际上只有普通会员。在1940至1941年间,港英政府在征收战税时,发现许多私人公司未按照《公司条例》的规定聘请核数员核数,于是开始对公司进行整顿。这期间“华人核数学会”会员增至40多人。

  1946年8月3日,“华人核数学会”举行战后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于同年8月31日又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通过了新的章程,并改名为“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这期间港英政府再度举办审定会计师考试,华人会计师公会会员也被接纳再度举办审定会计师。1947年,“华人会计师公会”在“华民政务司署”进行了登记。

  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由在每年举行的全体会员大会上推选的理事组成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会长、副会长、秘书、司库等。理事会根据每年工作需要,成立若干个工作委员会。例如:专题探讨、税务、会籍、中国联络、财务及投资、友谊及康乐、培训、资讯科技、会址管理、公开活动、章程、业务转让等工作委员会。

  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成立后,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工作。在有关法例的修订方面,加强与政府有关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并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派员参加香港审定会计师顾问委员会的工作。1952年8月香港审定会计师局成立后,华人会计师公会又派代表参加审定会计师局的工作。

  至2003年10月底,华人会计师公会共有会员524名。目前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的主要活动有:就政府有关会计、税务、财经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开展专题探讨,必要时还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利用每月午餐聚会、每季晚餐聚会的形式,举行相关业务讲座,或会员互相切磋业务,交流经验;每年围绕有关主题举行培训及研究讨会;由公会的中国联络委员会负责加强与祖国内地的交流与联系,组团赴中国内地,与政府有关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及有关同行单位进行拜访及交流活动;安排国家审计署、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内地其他单位的审计、财务人员在本公会会员所属的在港会计事务所实习培训。

  华人会计师公会会员都具有香港执业会计师资格,大部分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东主或执业法团董事,也有的受雇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华人会计师公会会员积极为香港工商企业等提供有关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务、股票上市及收购合并等服务。华人会计师公会成立90年来,为促进香港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2年8月,港英政府根据修订后的《公司条例》有关规定,成立了审定会计师局,负责组织会计师考试及签发会计师执业执照。1973年成立的香港会计师公会,取代了原审定会计师局,负责管理和监督民间审计行业,组织会计师考试并签发会计师执业执照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