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日本的机构投资家是被日美间鲜明的利率效益深深吸引,也许是美国为吸引日本的资金而故做手脚使日本取联邦德国而代之。这似乎无需吉尔平教授的分析,事实更接近于后者。

  这一时期的美国,靠着以日本为主的外国资金填补了经常收支的赤字,并将剩余部分用作了自己的海外投资。这一点我在第一章中已经提到,并使用了“帝国循环”这一说法。

  然而,令人感兴趣的,是日本资金收支显示出的与此相符的态势。1984年,日本贸易收支顺差的扩大使得当年的经常收支顺差达到近350亿美元。可是长期资本收支方面的赤字,却总是高于经常收支的顺差(美国的对外投资额高于对日投资额的话,就形成资本收支赤字)。这意味着什么呢?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机制下,经常收支的顺差就是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可是日本加入到了美国的经常收支中,并且亲手筹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投资,采取了比提供 “资金来源”更为积极的投资行动。

  1984年底,日本的对外净资产为740亿美元,较1980年末增加了约600亿美元,与同期的经常收支累积顺差 670亿美元规模相当。但是,这期间日本包括债务在内的总资产却增加了1800亿美元,这就不难看出债务是随之迅 速增加的。这些总资产增加部分的构成为:以长期资产 (1400亿美元)为主,与长期资产并存的长期债务仅增加了600亿美元多一点,其他为短期债务,其中金融资产的增加幅度最为突出,为500亿美元。

  就是说,在日本这一超出自身实力的“转贷国家”中,扮演主角的不是人寿保险公司,而是银行。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伴随日本民间银行国际化潮流的快速的银行分支机构网的扩张,日本的银行显示岀了大量吸收美元存款的态势。

  “短期借入、长期贷出”,效益就出自差额。一般地说, 短期利率低一些,而长期利率由于伴随着更大的风险自然会高一些。这些,在日本国内原本是银行的稳定的日常业务内容。而同样是日本的银行,他们在美国等国家的行为却仅仅导致了他们对自己过度涉足美元世界的懊悔。

  10年后的1995年,日本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竟被冠以“日本•高息”之号,泡沫经济留下的遗产——不良债权带来的严重的信用紧缩,特别是日本的银行在被指责为“长、短倒挂”的资产、负债比例中,终于看清了自己过度依赖美元资金的弱点。

  将短期储蓄资金用于长期贷款,的确是有利可图的。 不过,假如三个月期短期储蓄存款到期时,已被用做长期贷款的资金要到六七年以后才能回来,因此日本的银行总是疲于筹集短期的美元资金,即使利息多少高些也是出于无 奈。欧美的金融机构恰恰抓住了这点。

  在平成危机的最盛期,正是债权大国的大金融机构——日本的银行,竟要忍受着几许嘲讽听任如下说明。债 务国有发展中国家巴西等。但是在1984年时,谁也想像不到日后要忍受如此评价。

  80年代前半期的日美贸易、金融关系,可以说是建立在不自然的居高不下的美元坚挺之上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