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制订的股权激励计划自然也就不同。从企业的发展阶段来说,分为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所处阶段不同,企业的战略目标、未来规划也是不一样的,这直接导致了股权激励模式、激励对象选择的差别。如果忽视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选错模式或激励对象,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是适得其反。因此,企业要根据不同的成长阶段,选择适合的激励模式和激励对象。

不同阶段企业的不同选择

  1、企业初创期时激励模式和激励对象的选择

  在初创期,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存下去,无论是新产品还是新技术都需要适应市场,并在市场上站住脚跟。这一时期,绝大部分企业的资金匮乏,也缺乏稳定、优秀的人才,其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想要得到良性发展并扩大规模,就需要留住核心人才,让所有人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

  基于此,企业可以采用虚拟股票、限制性股票、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模式,激励对象范围应该为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核心业务人员等。比如,可以采用干股的方式吸引这些核心人才,技术偏重的企业可以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不过,这类股份没有投票权和表决权,只能分红。再如,对于善于运营、有客户资源的管理者,可以采取身股的方式,在不影响创始人控制权、经营权的前提下,以合伙人的身份入股。

  比如,某企业处于初创时期,核心团队组建时间比较短,积极性和忠诚度比较低,且企业原有薪酬体系与股权激励的匹配度不太高,所以制订了股权激励计划,采用分红股票即干股和虚拟股票的激励模式一凡是企业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核心业务人员都可以获得分红股、虚拟股票,享受一定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受益。

  所以,初创期的企业要凝聚团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所有员工都“绑在一起”。但是,创始人或核心股东不能忽视自身的控制权,也不能只给员工“画大饼”。

  2、企业发展期时激励模式和激励对象的选择

  当企业稍有规模,业绩得到了提升并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需要设置一些职能部门来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形成自土至下的高效管理模式。于是,企业需要加大股权激励力度,避免员工出现懈怠情绪,防止发生各部门权责不分明、互相推诿责任等现象。

  此时,企业可以采用业绩股票、员工持股计划、期权激励等激励模式,重点激励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核心业务人才等。只有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才能不断提高,关键人才才能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促使企业更快速、稳定地发展。

  3、企业成熟期时激励模式和激励对象的选择

  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客户群稳定,业绩稳定,且有了足够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但是,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出现,企业的市场增长值缓慢下来,生产能力过剩。这时候,降低成本和研发新产品就成为企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因此,企业需要采取业绩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延期支付等激励模式,重点激励骨干人员,激发这些员工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且吸引新的技术人员。同时,企业还要考虑激励模式不能加大自己的负担,如可以采用将奖励性薪酬予以延期支付的方式,减少现金流的压力。

  比如,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在2017年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公司产能持续扩张,市场占有率得到提升,净利润持续增长。

  同时,管理者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预计三年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69%、120%。于是,公司开始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283.63万股,占当前总股本的2.84%。

  其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其中授予高级管理人员限制性股票数量只占本次授予股票总数的6.64%,而授予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的股票比例则高达79.30%,其他14.06%为预留部分。这样一来,股权激励计划更有利于吸引核心人才留在公司,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公司能高效地完成未来发展战略股权激励与合伙人制度落地机制和经营目标。科然的好你收财膜旗取业金©

  4、企业衰退期时激励模式和激励对象的选择

  企业进入衰退期时,其销售业绩下降,市场份额减少,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甚至会出现亏损的情况。这个时期,企业将面临人才流出的局面,尤其是核心人才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而选择离职。所以,企业必须想办法留住核心人员,可以采用岗位分红权的股权激励模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员工留下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