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股权比作一种资源,不仅具有有限性,而且一旦放错了位置,就犹如垃圾,无用的同时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换句话说,虽然股权制度按每个股东出资份额使其可以享有分红、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但是只要触碰到了股权天花板,即设计和使用不合理,最终的结果只会将公司推向四分五裂的境地。

股权天花板

  1、忽视股权结构

  如果公司创始人对于股权结构缺乏重视,那么公司发展得越快,做得越大,股东之间的作用、贡献、责任也会随之发生越大的差距,而股权结构也会出现更大的不合理现象。

  比如一个200万的项目,A出资190万,占股90%,B出资10万,占股10%,但是需要B负责整个项目的运营与管理;当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市值达到1000万时,可以说B付出的贡献是最大的,但是如果依然按照之前的持股比例进行利益分配,B显然是吃亏的,更是不情愿的,那么就会滋生矛盾。如果一家公司中控股股东较多,那么发生分歧的概率就会更大,而且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持续发展,因为众多股东无法统一有效决策,势必会导致战略执行滞后,最终将公司推向僵局。

  2、股权过于分散

  过度分散股权意味着直接放弃了公司控制权。同时,由于公司持股股东过多,而且缺乏实际控制人,进而就会增加召开股东会的难度,无法形成有效决议,公司的发展方向很难做出明确战略指引,大大降低了公司治理效率。

  除此之外,由于股权过于分散,在后期引进人才时,已经不具备股权激励机制,也会为公司埋下隐患。而且,一旦某些股东联合起来,将各自持有的股权集中到某一个股东手中,那么公司创始人将彻底被赶出局。

  3、平均分配股权

  平均分配股权是指每个股东持有相同的股份比例,比如有两个股东,那么各自持有50%的股权;如果有4个股东,那么每个股东持有25%的股权;如果有5个股东,那么每个股东持有20%的股权。

  平均分配股权很可能导致股东之间各自为政,因为大家持有的股权比例相等,都享有同样的话语权,所以在公司需要做出决策时,往往会出现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

  同时,平均分配股权也会使得各股东相互推卸责任,尤其是在公司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时,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大家纷纷选择逃避和放弃。一旦触及法律底线,整个公司将彻底陷入绝境。

  所以,公司创始人需要利用好股权制度,把那些只看重短期利益的股东发展成为具有长期利益关系的合作伙伴,把那些拿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股东发展成为对待公司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过股权掌控了公司。

  股权架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公司创始人掌控绝对控制权的同时,可以起到鼓励其他股东、维护公司稳定、避免稀释股权、助力公司上市等作用。

  可以说,只有达到这种效果的股权架构模式才是完美的股权架构设计一可以将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与整合,满足公司创始人、股东与公司的不同需求,从单赢走向共赢。

  所以,公司创始人在设计股权架构的时候,不仅需要结合公司的组织类型、组织形式,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而且也需要从静态设计走向动态设计。例如,我们在下面的章节中将要讲到的AB股模式等,就是一种二元化的股权架构设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