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讨论的大多数骗术有一个共同主题:公司高管运用会计骗术来报告好的业绩,以期推高股票价格,从而使这些高管所拥有的股票和期权增值。2006年所曝的期权回溯丑闻属于完全不同层面的欺诈行为:高管人员根本不需要通过会计做假来取得好业绩,进而来推升股票价格。相反,他们直接寻求并偷偷授予自己价值已经增加的股票期权。如此一来,公司高管就可神不知鬼不觉地掠夺走公司的财富。这些高管总以为这样做很周密,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如果将期权回溯放在衡量欺诈的天平上,另一边放上其他任何骗术,那么可以认为,期权回溯总要重一些。原因何在呢?因为其他任何骗术都是以复杂而间接的方式来使管理层变得富裕,而期权回溯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这些。例如,为使公司业绩看起来好一些,安然公司高管可谓“呕心沥血”,设法创建了众多合资企业。再例如,为了取得正的业绩,泰科公司依靠收购活动,讯宝科技公司则借助回旋手段!不论这些公司所用骗术程度如何,其股票价格并不一定会相应变化。不过,有了期权回溯手段,管理层行骗就方便多了。此外,期权回溯能确保取得好的业绩。正因如此,期权回溯被称为骗术之王。

  事实上,期权回溯骗术相当简单。在授予期权之前,高管人员只需要打开股票走势图,找到之前某只股票价格很低的日期。接着,如变戏法一样,倒签一个日期,使股票期权好像真的早就授予一样。瞧,股票期权瞬间就带来了价值。当然,期权回溯对会计做账也有影响。因为未对价内期权所带来的费用进行报告,公司对股东所报告的盈利就被夸大了。

  很少有公司像半导体行业巨人博通公司那样滥用期权回溯的。公司董事会于2006年5月18日开始对期权授予做法进行审査,随后就出现了一连串的故事。两天之后,美国财务研究分析中心关于期权回湖的一份重要调研报告将博通公司列为“采用期权回溯的高风险”公司之一。经过两个月的调査,博通公司最后承认公司所做之事,并且估计通过滥用期权回溯公司少付了多达7.5亿美元的费用。不过,事情远未结束。2007年1月,博通公司公告 了22亿美元的重述费用,简直让投资者不可思议。该费用较原先估计多出两倍,超过了之前期权回溯组冠军美国联合健康集团所创造的15亿美元的重述费用。

  一些高管至今仍认为,媒体对期权丑闻进行了不当夸大,期权授予日期搞错只是由记录失误而引起的。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事实上,多达数百家公司出现期权丑闻似乎表明期权回湖是管理层经营上市公司的主要方法。不过,我们的观点仅仅是一家之言。有谁敢认真地讲,这些期权授予是因记录时粗心而引起的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