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元贬值以后日本对美国国债的投资中产生了庞大的汇率差损,日本资金仍在当局的认同下继续投资于美国国债。同时,日本投资家为回避汇率风险开始尝试直接投资的举动也引起注意。

  或设厂,或开店,或购买房地产,如此实体投资成为日本企业的新的投资战略。这种新兴的投资行为与继续投资国债的行为截然不同。它从未蒙受过汇率差的损失,因而没有负担。同时美元的贬值提高了日元的购买能力,美国国内资产对于日元购买者来说实际上是降低了价格,因此日本投资家可以充分享受汇率差带来的益处。

  开厂办实业等的直接投资,是可以长期在美元世界中获得利益的。但房地产等的实体投资,其日后的增值部分却是会与美元的贬值部分相抵消的,这是实体投资中惟一的与有价证券相类似的因素。

  80年代后半期以后,日本的对美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以美元计,1984、1985年均比上年增加了30%-40%,而 1986年则增加了一倍。当时,日本对美直接投资额累计达350亿美元(见大藏省1987年3月底的统计),这是日本本 土全社会直接投资总额的1/3O如此巨额的境外投资集中在一个国家,这个国家自然成为日本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于是,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占比重最高的直接投资对象国。

  然而,从美国的角度看却不尽然。在他们看来,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在美国吸收的外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并没有显示出那么高的数字。根据美国商业部统计,日本对美直接投资余额1987年底为330亿美元,比上年底增加了约 24%,可是,在美国全国的吸收外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却只有13%。日本对美直接投资的历史不长,直接投资余额是排在老牌的投资国英国、荷兰之后的,位居第三,其规模不足英国750亿累计直接投资额的一半,堪称小巫见大巫。

  日本对美投资办厂等的直接投资,避开了美国东北部的已经“生锈了”的老工业区(Rust Belt),而倾向于美国南部地区或西部地区。其投资所到之处,为所在州增加了就业机会,因而大受欢迎,并在土地、道路等基础设施及税收、金融方面得到支持和方便。

  日本投资家们大都选择夏威夷的旅馆、纽约或洛杉矶的办公楼为自己的对美房地产投资对象,而这些看上去似乎也是日本投资家并不陌生的、有把握的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家购买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举动被舆论称为 “买走了美国人的灵魂”,包括这一举动在内的日本对美实体投资带出的政治风险,给那之后的美国对日经济政策投下了微妙的阴影。

  日本对美直接投资不够分散的区域选择,使得那些被忽视了的依靠老工业区域生存的工会组织,易于以少数民族问题形成批判日本投资的舆论。在经济上,就理论而言直接投资是日本在汇率变动中仅存的、惟一可享受的汇率差带来的实惠,而这种享受却在政治方面碰到了阻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