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以来,日元升值攻势呈波浪状发展,让我们将这一攻势给日美贸易结构带来的变化作一归纳。有关 “广场协议”的直接影响上面已经作过简单归纳,之后延续了10年之久的日元升值,无疑给日美贸易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变化。

  第一点,日美贸易的不平衡明显缩小。

  90年代以后,日美贸易的不平衡表面上再次扩大,这是由于两国贸易收支的统计习惯以美元计算的缘故。

  日本的贸易顺差,1989、1990年明显减少,1991年又有增加,1992年达1300亿美元,是1990年的一倍。日本贸 易顺差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对美贸易顺差。这一部分1990、1991年曾稍有减少,1992年便恢复到了1989年的水平,为440亿美元。

  以上统计数据均是以美元计算的。克林顿总统上任之初看到的有关贸易不平衡的资料也都是以美元统计的。但是到了1985年以后,美元数字就再也不能如实反映日美贸易的实际情况了。

  那么用日元统计又会是什么结果呢?用日元统计的话,日本贸易顺差规模最大时是“广场协议”签订的时候,即1985年度的9.1万亿日元,之后便持续减少。1991年是5.1万亿日元,比高峰期减少了一半。总之,若用日元统计,日本的对美贸易顺差就会明显减少。

  这种不同币种的统计结果的差距,在日本的对美贸易中,更多地体现在对美国出口方面。1985年以后,以美元统计和以日元统计的日本对美出口数据差距拉大。根据1985-1992年间的情况看,日元的统计数字可以使日本的贸易顺差减少20%多,相反美元的统计数字就会使日本的贸易顺差增加近50%。

  一般情况下,进口国的货币对出口国或第三国的货币发生贬值时,只要进口量不发生变化,进口国按本国货币支付的费用必然会增加。如果进口国以出口国一方的货币支付的话,数据差距的产生原因就更加易于弄懂,而哪怕是进口国以第三国货币支付,也会由于出口国货币升值的连锁反应,导致进口国以本国货币支付费用的增加。

  美元对日元的比价下跌,导致美元支付额的增加是非常自然的现象。日本的对美出口额以美元计即便是增加,也并不说明日本的出口企业加大了生产,而是如前章所说,不过是多少填补了原来的实际出口收入的不足部分。在这种意义上,80年代后半期美元持续贬值时的日本的对美出口额,之所以日元统计会低于美元统计,一般可理解为是由于日本的出口商品价格没有随着汇率的变化进行令人满意的调整,出口数量当然也低于美元坚挺时代的规模。日元升值攻势削弱了日本出口企业的竞争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而现在应该说更加重要的变化,是日本的对美贸易顺 差的局面即使已经全面固定了下来,其内容则因商品种类的不同而大为不同,美国所需生活必需品的日本的对美出口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日本的对美出口商品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传统商品” 和“高技术、高性能商品”。“传统商品”就是70年代以来,或是更早就开始的对美出口的商品,当然也不会是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的商品。

  首先,1986年以后,日本的对美出口总量一直没有增加,这应该说是偶然的结局,日本对美出口商品类别的构成则告诉我们,两大类商品已经出现了相当的差距。“高技术、高性能商品”类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相反“传统商品”类的减少也是显著的。

  事实上,以美元贬值为手段的调整效果,在减少日本传统的对美出口商品的出口数量方面更为显著。

  这些足以令人明了的是,80年代以前的日本对美出口的支柱型商品,于1985年以后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而贸易收支总体仍不平衡。于是“高技术”类商品,各类商品的对美出口量大幅上升。这类商品的对美出口额,不仅以美元计算有大幅度的增加,以日元计算亦有很大增加。

  高技术的配件以及制品,美国国内的生产基础并不算雄厚,而这类商品的对美岀口额,无论是以日元计还是以美元计都是增长的。当然人们首先看到的是数量增加的因素。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价格的下降给数量增加带来的刺激。

  其中,属于“传统型”类别的汽车,则地位特殊。作为单独的品目,日本汽车的对美出口额在日本的贸易顺 差中占有很大比例,这是有目共睹的。

  在一揽子协议中,美国要求增加购买日本汽车零部件的数量,被日本指责为“数值目标”式的要求,并以违反自由贸易为由加以拒绝。在日美有关交涉中甚至发生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偷听事件,成为所谓贸易战争的象征。

  仅汽车-个品种在日本的对美岀口总额中就占到1/4的份额,是日本的一项巨大的出口产业。而日本进口美国 汽车的数量却极少,事实上是有往无来的。因此,汽车成为日美贸易摩擦象征性商品也就是由来已久的了。

  于是,日本的汽车产业在80年代以后,为缓和日趋激烈的日美贸易摩擦、减少直接出口,纷纷实施了去美国当地建厂生产的战略。当时,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当地的生产,被认为是可以替代从日本的直接出口。日本方面甚至期待通过这种方式在80年代末解决日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可是,1985年以后的美元贬值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设在美国的日本汽车企业虽然正式运转了起来,却与80年代后半期的美元贬值撞了车,使得日本进口车价格提高并带动了美元价格的上涨,同时日本的汽车出口企业还极力减少出口数量。

  再从数量上验证一下我们的分析。日本汽车的对美出口数量(含商用车),1986年为350万辆,是历史最高峰。日本汽车的出口数量骤减,而出口额却由于出口价格的上升,以美元计1992年竟比1985年增加了将近20%。

  这样,尽管日本在对美“传统型”出口商品领域积极调整汇率,但增加的却是80年代后期异军突起的“高技术型”出口商品的比重。

  对于日美贸易产生不平衡的原因,美国方面一向持“日本异质论”和“日本结构性进口壁垒论”。他们认为造成日美间贸易不平衡的直接原因,在于出口方日本,而不在进口方美国。这种论点是明目张胆的偷梁换柱。

  至少,人们在侧耳倾听这种论点时,是不可能忘记日本的传统型出口企业因日元升值蒙受的多种损失。难道日本国民会因为美国对日本提出要求时声嘶力竭,就去相信日本制造业运营健全吗?事实恰恰相反。日本制造业的胜者,仅限于高技术产业的少数品种,而多数传统型出口产业,终于对美国市场感到绝望,而不得不将自己的生产据点转移到亚洲。

  后来,日美间贸易不平衡。以美元计,在美国方面贸易收支赤字稳定在了570亿美元(1997年),美国对日本的要求,也由于一揽子协议有了结果而销声匿迹。美国经济就此进入良好的局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