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茨和马什斯尼对1970—1982年间37家发布清算公告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公告当月,平均超常收益率为21.4%。海特、奥厄斯和罗杰斯对1966—1975年间49家公司的样本研究中,也发现在公司宣告自愿清算的当月,股东财富有类似的正效应。他们发现宣告当月超常收益为正的13.62%。在他们的研究样本中,几乎有一半的公司清算计划宣布两年内成为控制权收购的目标。面临的收购手段多种多样,包括杠杆收购、股权收购和代理权竞争等。在他们的样本中有80%以上的公司获得了正的超常收益。这种情况表明,市场认为公司如果在先前的经营政策下继续运作会减少股东财富。

  另外两项研究的结果也肯定了股市的积极反应。金和沙茨伯格发现73家公司在宣布清算后的3天时间内,获得了14%的正收益。他们披露在股东确认交易的时候,会增加3%的收益。但是金和沙茨伯格并没有发现买方公司的股东是否能获得明显的财富效应,无论是正的收益还是负的收益。

  在一项对1970-1991年间完成自愿清算的61家上市公司的研究中,欧文和麦康奈尔发现自愿清算会给公司股票带来高达20%的平均超常收益。他们还肯定了市场对进行自愿清算的公司的直观看法是该公司的成长前景有限,清算决策是一项合理的决策,因为通过清算,能够使金融资源转移到收益更高的项目中。这些研究表明市场通常会认为公司在以前的经营政策下持续运作会减少股东财富。这一点毫不奇怪,因为大多数考虑清算的公司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清算能够把公司资产转移到其他公司,在其他公司的经营下获得更高的收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