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资产负债表评估企业偿债能力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短期债务

  有些人认为在计算企业财务杠杆时只需考虑长期债务。因为短期债务往往只是为了满足暂时的资金需求,比如在销售旺季通过银行借款或商业票据来满足营运资本的需求。这些短期债务一般在短时间内就会完全清偿。但是,现在有许多企业越来越依赖于短期债务,“短借长用”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使得短期借款并非完全呈季节性波动,而是长期保持一定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稳定的短期借款应当被视为“永久性”借款,并包括在财务杠杆计算过程中。同样,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一般也应当包括在财务杠杆的计算中,因为企业往往会举借新 的长期债务来代替即将到期的长期借款。

  2、可转换债券

  有些人认为在计算企业总债务时应当扣除可转换债券,而持相反观点的人则认为只有当可转换债券已经转换成股东权益时才能扣除,否则仍应当包括在总债务内。进行信用分析的最终目标并非是某一具体比率的计算是否精确,而是对企业的信用质量进行恰当的评价。比如当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值有很大提升时,大部分的可转换债券将转换成为股东权益,特别是当企业拥有提前偿还可转换债券的选择权时更是如此。

  3、优先股

  优先股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财务杠杆计算的复杂性。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优先股显然属于股东权益,在公司清算时优先股的清算顺序也在债务之后,无法支付优先股利也不构成违约。但是优先股与普通股也存在显著区别,比如优先股利通常是固定的,而且通常是可累积的,也就是在清偿累计拖欠的优先股利前不能发放普通股利。此外,并非所有的优先股都像普通股那样具有无限的偿还期,有些优先股有类似于债券的偿债基金条款,要求企业逐步赎回发行在外的优先股。最后,存在可兑换优先股,这些优先股:在某种情况下可能转换为纯粹的债务。由此可见,相对于永远无需偿还本金的普通股而言,优先股具有某些债务特性,并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弹 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固定债务/总资本比率来考虑优先股带来的影响。

  4、经营性租赁

  因为会计准则一般只要求在财务报表中反映融资性租赁,而经营性租赁只需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实际上两种方法在经济实质上并无太大差别,而一些企业为了避免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融资租赁负债,往往通过合同设计等手段使得租赁合同满足会计准则规定的经营性租赁要求,从而蓄意低估负债。在信用分析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遗漏这部分表外负债,通过将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年租金资本化或者简单地将年租金乘以7或8来判断这部分负债数额。

  5、其他表外负债

  为了在享受债务融资优势的同时显示出较高的信用质量,企业往往会使用各种表外融资方式(比如将实质为融资性租赁的交易包装成经营性租赁的情况)来避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过多的负债。有些公司通过未合并的子公司筹集资金,如果母公司对这些债务负有最终责任,或者该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正常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分析母公司的信用质量时就应当考虑这些子公司或合资企业的债务。某些售后回购行为也可能成为公司进行表外融资的工具,典型的例子,如1992年英国的Olympia & York公司曾经向Faisal Islamic银行以2.5亿美元的价格 “出售”一幢大厦,但同时规定Faisal Islamic银行可以选择在未来以相同的价格加上相应的市场利息将该大厦重新回售给Olympia & York公司。上述交易实际上是一笔债务融资,但Olympia & York公司却并未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该负债,并逃过了公司主要债权人巴克莱银行的监管。

  其他形式的表外负债还可能包括:付款协议、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或应收票据贴现、未贴现的养老金负债、第三方债务担保等。

  6、递延所得税负债

  许多分析人员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存在使得股东权益被低估,因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能永远无需偿付,因此并非真正的“负债”,在信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忽略这部分负债。

  7、管理当局的财务承诺

  由于债务融资的种种优势,管理当局总是想方设法地在不影响信用评级和举债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充分运用财务杠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当局不仅仅会玩弄各种会计伎俩,还可能采取“诱饵策略”。在釆取该策略时,管理当局往往首先做出“美妙”的财务承诺,比如对外宣布已经意识到稳健的财务政策才符合股东的长远利益,并发誓公司未来不会再因为过度举債而陷入目前所处的财务困境中。接下来管理当局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现金流量,并偿还部分短期债务,使各种信用财务指标呈现出好转的趋势,从而显示出信用质量的提高,最终得以以较为优惠的利率发行新的长期债券。

  但是,一旦新的债务资金入库,管理当局就会一改稳健形象,重新采取激进的财务政策,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此外,由于管理当局总是倾向于扩展公司规模,因此,一旦面临较大的并购机会,管理当局往往会将曾经做出的财务承诺抛到九霄云外,不惜大量举债来完成并购。这种高杠杆并购行为往往会对公司信用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当债券的潜在投资者质问管理当局是否会遵守稳健的财务承诺时,管理层往往会回答道:如果遇到千载难逢的并购良机,我们可能会暂时递延推行稳健的财务政策,并通过举债完成并购。在很多时候,这种“千载难逢的并购良机”会在债券发行后的短时间内成为现实。与其他类型的财务报表分析一样,信贷决策中的财务报表分析也需要具有前瞻性。管理层的财务承诺的确有助于判断公司未来信用质量的可能变化趋势,但不应当轻信管理层的财务承诺,特别是当公司正在筹备发行新的债务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