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收益模型是以当前和预测的会计数据为基础的,我们知道,不同的会计方法虽然不会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但却能影响相关的会计数据。那么,会计方法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剩余收益模型的使用?短期内不同会计方法的差异在长期内将会消失,比如不同的折旧方法在短期内可能产生不同的折旧额,当长期内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两种不同的会计方法在使用剩余收益模型时得出了相同的价值。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在分析过程中意识到会计数据的差异是管理当局会计方法选择的结果,那么以剩余收益为基础的估值就不会受会计方法变动的影响。这一结论同时也提醒我们,战略分析和会计分析是正确运用剩余收益模型的关键。战略分析和会计分析工具有助于确定异常收益是来自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还是不可持续的人为会计操纵。例如,如果我们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会计收益的减少只是管理当局存货会计核算方法发生变化,而将会计收益的下降错误解释为存货的滞销,那么我们就很可能低估未来的收益,从而低估公司的内在价值。

  当然,与其他价值评估模型相比较,剩余收益模型是较为复杂的,它要求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必须能够理解应计制会计的工作原理,而且必须通过经营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等前期工作来评估当前财务报表所完成的估价工作质量,判断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并预测这一能力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虽然剩余收益模型需要较高的分析成本,但众多经验证据表明与其他估值模型相比,剩余收益模型的表现略胜一筹。比如Benianl(1995)指出,在解释三年期股价波动方面,剩余收益模型的表现远胜于股利折现模型;Frankel和Lee(1998)指出:剩余收益模型可以解释约70%的股价变动;Penman和Sougiannis(1998)将剩余收益模型和自由现金流量模型、股利折现模型进行了对比,并以股价作为衡量指标,他们同样发现剩余收益模型比其他模型表现更好。此外,还有学者直接检验了将剩余收益模型运用于投资决策的效果,比如Frankel和Lee(1998)先根据剩余收益模 型确定公司内在价值,再根据市价-内在价值比率来建立投资组合,结果他们获得了两倍于市价-账面净值投资策略的回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