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公司的管理层会努力采取主动性的和预防性的公司防御措施来维护他们的地位。根据这个观点,股东财富会因市场对公司股票的再次评估而减少。

  股东权益假说,有时也称为利益收敛假说,是指当管理层采取行动防止控制权变化时,股东的财富会增加。在防止收购企图时管理层不需要付岀全部精力的事实被认为是节省成本。这种成本节省可能表现为提高管理层的时间效率、减少代理权争夺的费用和设立规模较小的投资者关系部门。延伸股东权益假说也可以认为,反收购防御可以通过竞价过程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管理层可以申明,除非收到符合股东利益的出价,否则他们不会撤销防御措施。

  如果某个反收购措施的实施引起了股东财富的减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管理者堑壕假说。但是,如果在实施这类防御措施之后,股东的财富增加了,股东权益假说就获得了支持。鉴于各种关于反收购措施的股东财富效应的研究结论是互相矛盾的。另外,关于这些假说,人们也进行了一些其他的研究,不过这些研究没有涉及反收购措施。这些研究中的部分结论也将提前阐述,以使读者在考察反收购措施的观点时能进行综合考虑。

  莫克、施莱弗和维什尼在不考虑反收购措施的情况下考察了这两种对立的假说的有效性他们结合其他几个相关因素来考察管理者篁壕,比如管理者在公司的任期、个性、是否是创建者,以及是否存在外部的大股东或者一群活跃的外部董事等其他因素。该研究以1980年《财富》500强中的371家企业为样本,考察了作为独立变量的托宾Q值与董事会的持股数量之间的关系,托宾Q值是指公司所有股票的市场价值与所有资产的重置成本之比。他 们发现托宾Q值随着董事会持股数量的增加而上升,但这种正向关系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所有权比重在0%〜5%之间以及在25%以上时,托宾Q值与所有权比重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所有权比重在5%~25%之间时则为负向关系,这种除去5%〜25%范围外的正相关结论部分支持了股东权益假说,因为高的所有权比重意味着更深的管理者堑壕,而这又与更高的股票价格相联系。当然5%〜25%的那部分除外。尽管在5%〜25%部分出现了相冲突的结论。莫克、施莱弗和维什尼还是对股东权益假说提供了微弱的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