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司上市,就是指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相应地,公司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就成为上市公司。股份公司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制度发明,其原理在于,询某些投资者想要投资于某项业务时,由于他们自有资金的数额并不能够或者并不能够很快满足从事这种业务投资的资金数额需求时,他们就作为发起人,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向公众发出募集资金的号召,告诉公众,这项投资会有多么好的前景回报,希望能够有其他人一起成立公司,投资于该业务,与他们共同作为公司的股东,一同发财。

  现代的商界是个资本化的环境,创业需要资金,公司扩大规模需要资金,而所谓的资本化就是在整个商业圏形成了一种与之匹配的资金供给的链条机制。俗话说得好,赚十万可以靠体力,赚百万、千万就要靠经商,但要想赚上几个亿,就必须靠资本市场了。

  企业一旦上市,就有了“市值”,企业家的财富就实现了爆炸式增长。胡润百富榜中的富豪大都拥有上市公司。2008年胡润百富榜排名第二的杜双华没有上市公司,但他的企业日照钢铁于2009年9月却被山东钢铁重组并购o

  公开上市是一个资金募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由一个或者几个人拥有的公司向社会公众发出邀请,意图吸引更多的人投资于此公司,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使得公司在吸引众多投资人的資金后,资金规模扩大,变得在资金方面更加有实力。

  公开上市的道路是非常艰辛的,通常得花费很长的时间。对于那些购买股票的公众投资者而言,其目的是通过以增量的投资促进公司价值的增长,最后从中获利。同时,由他们的投资所推动的公司价值之増长,使得公司最初的投资者也从中获得巨大的増值利益。

  通常,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杠杆效应増加资本额及提升股票价值,使得其具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公开上市过程中的困难和艰辛。况且,公司通过上市获得广泛的股权基础,也増强了它后续的融资能力。通过公开上市,増加公司的净市值,降低公司的债务比率,减弱财务风险,从而使它能够更加容易在资金市场进行低成本融资。工行的IP0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IPO”。2006年10月募集了220亿美元,约合2000亿元人民币。因此,也正是因为那样一笔巨额的资金,使得工行在2008年10月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还能稳如泰山。

  此外,企业上市后,公司不但有经营性财产,还有投资性财产,两者结合起来之后形成了融资性资产。上市公司实际上能够同时经营这三种资产,而非上市公司最多只能经营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两种。这也就是为什么上市公司无论在融资渠道、行业整合,还是制度化的管理体制方面,相比非上市公司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公开上市还能够提升公司形象。上市公司一般来说都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具备相当实力与竞争力的企业。上市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也为其借此进行广泛的宣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可大大加强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増加其市场竞争力。而且,企业之间的竞争经过了商品和品牌的竞争之后,就会进入资本的竞争。

  企业的上市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还能够起到挽留其管理层人才的作用。因为公司的管理层往往都会占有股份,公司上市之后,股份的市值在二级市场上成倍地増长,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激励。而且上市的过程本身也是完善激励机制的过程,比如公司的管理人员退休时才能够得到公司的股份,一旦跳槽,便失去了得到股份的权利。这样实际上就为管理层的人才戴上了利益的枷锁。

  另外,公司的客户、供应商或者其他业务伙伴通常会购买公司的股票。一旦他们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他们的利益也就因此与公司的利益联系起来,因而在与公司的业务往来中,会顾及相互关系,因而给公司提供一些便利。

  当然,除了给公司带来好处之外,公司上市同样会给公司带来不利。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在给公司带来广告效应的同时,也使公司付出一定的代价。首先是信息披露的成本。信息披露会涉及大量的信息收集、编制、公开等费用,而且,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中还要求上市公司聘请其他的机构对其披露的内容进行担保,所需费用公司得支付。

  因此,上市可谓是经济、金融与管理完全集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拟上市的公司是“演员”,证券承销商是“导演”,而保荐制度的规定,则是给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一个“制片人”的角色。整个过程中,不仅有金融市场本身的“道”在运作,国家也因为其涉及了公众的利益而对此进行法律和政策上的规范,让每一个角色都在其各自的正轨上各司其职,以维持着整个市场平稳良好地运行。

  保荐人就是要在企业与上市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它不仅要挑选有条件的上市企业,还要帮助它们改造和申报,最后成功地实现上市。在这过程中,保荐人必须了解整个流程,并熟悉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和规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