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科学合理的审计组织模式,是审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确保商业银行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为适应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要求,审计机关应以信息化建设为导向,不断创新计算机审计技术,积极推进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审计模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实行“五统一”的扁平化管理原则,跟踪审计方式,搭建“集中分析、发现线索、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平台。

  为了适应商业银行数据、运营集中管理的发展趋势,审计机关在对单一商业银行实施审计时,可遵循“以总行为龙头,各地审计小组对各分支机构分散开展现场审计,“五统一管理,上下联动”的组织管理原则。

  1、以总行(公司)为龙头,实现上下联动

  信息化环境下,商业银行总行成为经营管理的决策中心、控制中心、数据中心和资金运用中心,业务系统和电子数据主要集中在总行管理和运行,总行审计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商业银行审计的质量和水平。总行审计组应注重分析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等方面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充分把握全行的总体发展状况,分业务、分地区的发展状况,主要风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实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目标,有针对性地向各审计小组提供资料和线索,并协助落实疑点;建立大项目审计管理平台,做好上下联动和信息互动反 馈;各分支机构审计组通过上报进度、动态和信息等方式,实现与总行审计组的信息反馈和上下互动。

  2、对各地分支机构审计工作实行“五统一”管理

  针对商业银行为单一法人制,所属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为避免不同审计组对分支机构发现同类问题的定性不一致,处理处罚尺度差异等影响审计工作客观性与公正性问题的发生,审计机关对各地分支机构审计应采取统一下达审计通知书、统一制订审计方案、统一制定审计处理政策界限、统一下达审计决定、统一制定审计质量考核办法的“五统一”管理模式。

  3、优化审计项目组织结构和分工方式

  审计机关应针对商业银行审计项目大型化和复杂化的发展特点,精简审计业务的管理链条,跨专业、跨地区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推动审计组织的扁平化和弹性化。


相关阅读